發(fā)布時間:2019-09-25 來源: 瀏覽量:
一、概況
2019年4-6月份,全院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共25例。深靜脈血栓3例;藥液外滲1例;給藥錯誤1例(患者自用自備藥劑量錯誤);非計劃拔管6例;其中胃管1例;尿管4例;十二指腸/空腸營養(yǎng)管1例;跌倒13例;意外事件自殺1例。
圖1 2019年第二季度護理不良事件分類
圖2 區(qū)域分布圖 圖3 班次分布圖 圖4 患者年齡分布
二、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
(一)跌倒/墜床:13例。傷害程度一級的5例(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療與觀察),二級的6例(需醫(yī)療及/或護理處置,包括縫合、包扎、冰敷),三級2例(有骨折或傷口裂開,需要治療處置及會診)。重度事件2例(1例造成患者蛛網膜下腔出血;1例患者死亡),中度事件6例,輕度事件5例。
1.原因分析
1.1患者
1.1.1健康狀況:4人有腦血管病變致意識、肢體協(xié)調性障礙(腦梗死、缺氧性腦病、腫瘤腦轉移、顱腦手術后),3人有心功能不全,胸痛待查1人,腫瘤3人,神經性梅毒1人,肝性腦病1人。
1.1.2年齡:≥60歲的患者18人,占比66.7%,其中≥70歲的患者11人,占比40.7%,高齡患者行動遲緩、反應減慢。
1.2方法
1.2.1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認知不足,高估自身活動能力。
1.2.2陪護不到位:11人跌倒/墜床時無人陪伴或陪護處于睡眠狀態(tài),僅有2人有陪護,但是陪護只陪未護。
1.2.3未識別跌倒高危人群 13例跌倒/墜床中僅2例Morse大于45分,其余Morse評分均小于45分屬于非高危人群;導致護士過于依賴Morse評估量表,忽視真正易跌倒的高?;颊?。
1.2.4護士宣教力度不足、內容不具體、宣教手段單一,導致患者及家屬重視程度不夠,依從性不高。
1.2.5護士對患者及家屬的知曉程度和依從性追蹤評價落實不到位。
1.3時間:13人中有5人跌倒發(fā)生在P班,6人跌倒發(fā)生在N班,2人發(fā)生在A班快下班時。總體夜間發(fā)生跌倒的患者大于白天,由于夜間患者睡意朦朧、反應遲鈍,且光線較弱。
2.改進措施
2.1及時識別風險 及時、客觀地評估患者,避免過度依賴Morse評估量表,充分了解患者病情,關注患者存在的健康相關風險因素,如體位性低血壓、活動耐力差(如腫瘤、貧血、低血壓、腹瀉等)、肢體活動障礙、視力障礙、使用特殊藥物(鎮(zhèn)靜鎮(zhèn)痛、利尿、降壓)、高齡等。
2.2針對性采取防范措施 Morse評分>45分、年老體弱、意識障礙、行動障礙等患者要重點防范。要班班交接,床頭交接班時要認真查看患者床尾的警示標識,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、重點關注、強化宣教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日?;顒?,發(fā)現(xiàn)風險及時防范。加強夜間巡視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患者需求,主動干預。
2.3要強化防跌倒宣教,切實評價宣教效果 宣教對象包括患者和陪護人員,評價宣教效果時不僅要關注患者及陪護是否“知”,更要觀察是否“信”,致力于“行”的改變。要強化陪護人員的風險意識,指導其配合醫(yī)務人員,共同防范患者跌倒。
2.4改善病區(qū)環(huán)境 巡視病房或交接班時指導和幫助患者移走多余物品,保持走道通暢。
(二)非計劃拔管 有6例非計劃拔管,其中胃管1根、十二指腸引流管1根、尿管4根。
1.原因分析
1.1患者意識狀況 6人中有5人意識障礙,2人翻身時不慎拔除。
1.2留置導管導致的不適感 2人拔管前均表達了留置導管帶來的不適,其中1人強烈要求拔管。
1.3護士的有效宣教和巡視不夠。
1.4家屬自行解開約束 6人中有2人約束,但這2人都是在家屬自行解除約束的情況下拔除管道。
1.5 醫(yī)護合作性差 對于躁動的患者醫(yī)生沒有給予適當?shù)逆?zhèn)靜,護士也沒有進行躁動鎮(zhèn)靜的評分。
1.6 醫(yī)務人員對非計劃拔管嚴重性認識不足
2.改進措施
2.1對于意識障礙,躁動明顯的患者給予鎮(zhèn)靜并及時的進行躁動鎮(zhèn)靜評分,以評估鎮(zhèn)靜的效果。
2.2對于導管不耐受的患者、高齡患者要視為拔管高風險人群,進行反反復復的宣教及做好防拔管的措施。
2.3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宣教 包括留置導管的必要性、導管及引流袋的固定方法及擺放位置、防止非計劃拔管的方法、意識不清患者約束的必要性和方法等,提高患者及家屬的依從性。
2.4加強巡視,嚴格交接班,定時檢查導管固定是否有效、方法是否得當、是否移位等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隱患及早干預。
2.5要繼續(xù)加強醫(yī)護溝通、護患溝通,共同參與患者的安全管理。
(三)給藥錯誤:1例為患者自行服用自備藥物時劑量錯誤。
1.患者自行服用自備藥物劑量錯誤
1.1原因分析
1.1.1將自備藥物整盒發(fā)放給患者。
1.1.2護士沒有看患者口服正確劑量的藥到口。
1.1.3護士忽視了高齡患者這一特殊性。
1.1.4護士沒有和家屬做好正確服藥的溝通。
1.2改進措施
1.2.1在患者住院期間不能給患者整盒開藥,讓患者自行服用,最好開長期的,每次藥房將每頓藥裝在1個小袋中,有護士親自發(fā)給患者,看患者服藥到口。
1.2.2在患者自行服藥時,護士一定要監(jiān)督患者取正確的藥物及計量,看患者服藥到口。
1.2.3護士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服藥種類及計量,并寫一張服藥單。
1.2.4對于高齡患者一定不能讓患者自行取藥服藥,一定要有人監(jiān)督。
(四)自殺 1例患者墜樓自殺,最終造成患者T12椎體壓縮性骨折、右側頂部頭皮挫傷、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兩側塊之間間隙右側略大于左側。
1.原因分析
1.1疾病因素:患者肝性腦病、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,導致患者神志不清,意識障礙。
1.2醫(yī)護因素 沒有對患者進行躁動評分,也沒有給予患者適當?shù)逆?zhèn)靜。
1.3社會支持力度不夠 對于躁動嚴重,意識障礙的患者應24h有家屬陪伴。
2.改進措施
2.1醫(yī)護合作,主動干預,做好患者鎮(zhèn)靜及躁動評分工作。
2.2告知患者家屬要24h陪護,外出時告知醫(yī)護人員,做好保護性約束。
2.3加強醫(yī)務人員的心理知識和技能培訓,拓展知識結構,提升服務能力。
2.4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,引導家屬多陪伴患者,給予情感支持,共同參與患者安全管理。
2.5細節(jié)管理:對于病房的窗戶嚴格定期檢查是否都安裝有安全栓,如果沒有及時聯(lián)系相關部門安裝。
(五)靜療事件:1例藥物滲出。
1.原因分析
1.1護士巡視觀察不到位 護士沒有做到有效的巡視,只是看患者吊水滴即可,不詢問患者的輸液感受,也不查看患者的穿刺點處的情況。
1.2留置部位特點:首先選擇腳踝部不好固定,其次腳踝部位易動。
1.3特殊用藥,選擇輸液途徑不合理,該患者輸注葡萄糖酸鈣,該類藥建議選用中心靜脈輸注。
2.改進措施
2.1加強護士培訓,提高護士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,及時識別風險并及早干預。
2.2嚴格落實分級護理制度,按時巡視,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,要重點明確,包括疾病相關的病情變化、治療護理措施的潛在風險、患者的情緒及心理變化等。
2.3加強宣教,鼓勵患者及陪護人員配合醫(yī)務人員共同參與患者安全管理。
2.4改善細節(jié)管理,妥善固定,在關節(jié)處可以放置小夾板。
(六)深靜脈血栓:3例。
1、原因分析
1.1患者Atar-DVT評分均大于15分,均屬于DVT高危風險人。
1.2 患者都有腦梗病史,患者臥床、活動少致血流減慢,DVT發(fā)生幾率增加。
1.3有1患者情緒不穩(wěn)定,對部分護理措施依從性不高.
1.4護士病情評估不到位。
1.5護士DVT預防意識及能力不足,預防措施落實不到位。
2.改進措施
2.1開展針對性培訓。于8月29日開展DVT預防的專項培訓,并要求科內分級培訓,確保人人接受培訓,以提升護士識別與防范DVT的能力。
2.2各科室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,督導護士有效落實預防措施。督導護士全面評估存在的風險因素,針對性預防。
2.3切實落實健康教育與指導,注重宣教效果,不僅要講解,還要現(xiàn)場指導,每日督促患者配合落實防范措施。
2.4加強醫(yī)護合作。DVT預防包括基本預防、物理預防和藥物預防,患者評估為中、高危風險的,護士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,協(xié)作給予有效干預。護理風險評估為高危風險的患者應作為晨會交班內容,同時床頭交接班時要關注患者存在的護理風險,檢查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和效果。
2.5按需添加必要的預防材料或設備,如彈力襪等,用于長期臥床且無禁忌癥的患者預防DVT。
護理部
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日